近日,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苏赛区获奖名单公布,我校智能装备与交通技术学院郝浩洋、许益豪及电子信息学院齐俊辉组成的参赛团队,获省二等奖。这是我校首次组队出征该项赛事并获奖。这是学校学科竞赛的又一突破。

这份荣誉的背后,是师生同心筑梦的执着坚守。报名参赛后,我校数学教师团队迅速响应,勇挑“从零起步”的重担。备赛初期,教师们牵头组建跨学院参赛队伍,深耕往年优秀获奖作品,提炼解题思路与写作技巧,为备赛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暑期期间,集训课堂从未“打烊”:线上网课每日准时开播,集中授课夯实理论根基,分组讨论碰撞思维火花。为攻克一个模型构建难题,师生们常常从午后研讨至深夜,草稿纸上写满公式推演,协同文档里更新着数十版解决方案。
9月4日至7日竞赛期间,键盘敲击声与讨论声交织成奋斗的旋律。3位参赛选手以赛场为家,分工明确,紧密协作,将“单兵优势”转化为“集群攻坚”的强大合力。比赛中,郝浩洋突发高烧,但他仅利用间隙外出输液,返场后立刻投入战斗,“不能因为我拖慢团队进度”的朴实话语,成为团队协作精神的生动注脚。

“这不仅是一次竞赛,更是一堂沉浸式的成长课。”带队教师感慨道。此次首战告捷,锤炼了学子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硬核能力,培育了他们“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的团队精神与吃苦品格。这份荣誉是跨学科协作的结晶,更是学校“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
作为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赛事之一,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不仅是国家级A类学科竞赛,更跻身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赛事行列。与传统数学竞赛不同,该赛事以“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题目均源自现实生活场景,小到城市交通调度,大到环境治理方案,无一不考验参赛者的跨学科融合能力——唯有将数学建模思维、计算机编程技术与专业知识深度结合,才能构建出可落地的解决方案。正因如此,赛事获奖经历已成为学子求职路上的“加分项”,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学校有关部门表示,将以此次获奖为起点,进一步搭建学科竞赛平台,鼓励更多学子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做到知行合一,扬帆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