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知联会在陈荣华书记的带领下,组织部分成员前往江都,探访了承载着厚重历史与革命精神的许晓轩故居和国家水利建设辉煌成就的南水北调纪念馆。

考察第一站来到了许晓轩故居,许晓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长篇小说《红岩》中许云峰、齐晓轩等人物形象的生活原型。其故居共三进四厢,建筑风格古朴庄重,正门上方的匾额“许晓轩故居”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步入故居,我们仿佛穿越时空,被带入了一个革命激情燃烧的年代。100多幅珍贵的照片、10多件许晓轩烈士的遗物、2组雕塑以及14幅领导题词和名人书画,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烈士光辉而短暂的一生。展览分为“少年时代”、“参加革命”、“狱中斗争”、“英勇献身”、“光耀千秋”五部分,每一部分都让我们对烈士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随后,一行人前往了南水北调纪念馆。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江苏省江水东引北调工程的起点,具有灌溉、防洪、排涝、引水、航运、发电以及为江苏沿海冲淤保港、改良盐碱地提供淡水资源等综合能力。纪念馆内,我们详细了解了工程的建设历程、技术特点以及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巨大贡献。从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到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再到工程历经16年艰辛建设终于竣工,每一个细节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此次调研考察之旅,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水利建设者的辛勤付出。许晓轩烈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南水北调纪念馆则让我们见证了中国人民在水利建设方面的辉煌成就,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