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笃学 敏行 毓秀
首页

校园文化

江海师魂|优秀教师事迹集萃(四)

编者按: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在第41个教师节之际,学校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先进,示范引领。这些教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躬耕教坛,用热爱点亮学生心灯,用挚爱启智润心,用满腔关爱温暖心灵,引领江海学子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学校公众号从今日起开设“江海师魂”专栏,集中宣传一批优秀教师事迹。敬请大家关注。

时刻坚持把学生当主角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以生为本,仁爱爱人。

朱萍,毕业于韩国东洋大学行政学专业。她投身职教一线17载,视课堂为舞台,把学生当主角,用“陪跑”与“托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她曾先后荣获省微课二等奖、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挑战杯”省赛二等奖、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以赛促学,她是学生成长的“托举者”

2024年学校“三会”导游大赛中,参赛学生因口音重、节奏紊乱,在初评时仅获中等成绩。作为指导老师,朱老师克服各种困难,挤出时间,陪同学生站在四楼天台训练练声,将千字导游词拆成文化段、情感段、互动段,逐字标注声调符号,用红、蓝、绿三色提示“气息延长3秒”。由于校内时间有限,她让学生每晚发送音频,听完后再逐句进行修改。她总愧疚地说:“我太忙,辛苦你了,总是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训练。”学生却暗下决心:“老师,您都这么忙了,还不忘我们的‘三会’校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决赛那天,该生以全场最高分夺冠,领奖时哽咽:“那张稿纸上,除了我的口水,都是朱老师的红笔印。”  

2025年江苏省“挑战杯”竞赛期间,团队成员对“校企现代学徒制”了解有限。朱老师不仅系统地阐释金陵校企工学班合作模式,还运用实际案例帮学生理清逻辑。她还主动联系金陵饭店人力资源总监,带学生实地走访、跟岗调岗,回校后把20页调研报告改成分层思维导图,陪他们熬通宵做PPT。最终项目斩获省二等奖。学生说:“我们领的是奖状,更是朱老师熬红的双眼。”

以爱润心,她是学生青春航程的“点灯人”  

有一次在备赛期间,学生因紧张忘记台词,自信心受挫,萌生了弃赛的念头。朱老师正为教学能力大赛做准备,仍耐心地安慰:“我一个四十多岁的人记忆应该没你好吧?若说紧张我也一样,但我不会自暴自弃,可以走路时背、睡前背、下课背、吃饭前背……总能背下来。所有紧张都是因为不熟练,若你还没有这样做,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清晨、午后、周末,四楼会议室里总回荡起这位同学一遍遍背诵的声音。在朱老师言传身教下,学生奋力前行,最终获一等奖。

深耕产业学院,她是校企协同的“领跑者”

2017年起,朱萍负责金陵金陵酒店管理学院具体事务,十年如一日。她每年精心汇编《金陵酒店管理公司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截至目前已完成8本报告、其中涵盖上万条数据。这些详实的报告为教学成果奖的申报、“挑战杯”竞赛以及教学能力大赛提供了充足的“弹药”。她完成3项扬州市新型学徒制项目,为企业、学校赢得双重效益;协助企业导师成功申报6项江苏省产业导师课时奖补以及2项江苏省产业教授,有效打通了企业深度参与办学的“最后一公里”。 针对金陵酒店管理公司旗下241家成员酒店,她根据地域对学生信息编码汇总,构建了“人力资源库”。2024年,金陵酒店管理公司特别聘请朱萍担任顾问。在此期间,她还完成3项横向课题,并为江苏省溱湖湿地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扬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江苏省扬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淮扬菜博物馆等企业近千名员工开展了礼仪培训。

十七载春风化雨,十七载丹心无悔。朱老师用一堂堂精彩的课、一次次陪练的夜、一句句暖心的话,把“老师”刻成自己生命中最深的勋章。

扎根一线践行教学相长

张豪,智能装备与交通技术学院教师。2007年入职从教以来,他始终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深沉的教育热忱扎根职教一线,践行“平等尊重、匠心育人”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努力让每一次教学都成为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共同提升的真实现场。

张老师不断探索教学创新,主持建设省级在线开放课程《3D建模与打印技术》,以精心的教学环节设计和真实项目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创造潜能。课后,他持续跟进辅导,随时在线答疑,只为学生能多解一道题、多悟一点理。

张老师始终坚信“教学相长”,作为学院专业社团指导教师,坚持“劳动育人、实践育人”,耐心指导学生,反复调整方案,陪伴学生训练技能,引导他们专注过程、踏实努力,在技能修炼中锤炼心性。他带领学生多次在“挑战杯”、“高教杯”等竞赛中斩获佳绩。他所指导的3D建模社团连续三年获评校级“五星专业社团”。

张老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曾获江苏省高校微课比赛、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多个奖项;他深耕职教研究,多次主持省市级课题,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探索。

从教多年,张老师始终以“专业引领”的底气、“润物无声”的真诚和“甘于奉献”的担当,引导着一批又一批学生追逐职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