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成果交流

成果交流

德国职业教育卓越计划:动因与举措

德国自2005年启动创建“卓越大学”计划以来,该国手工业部门就一直呼吁为职业教育也推出类似倡议,并提出相关教育政策建议。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以及气候变化、能源危机、数字化转型等全球性挑战产生的叠加影响,德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职业教育发展也出现了吸引力下降以及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为此,2022年12月5日,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部长斯塔克·瓦辛格宣布正式启动“职业教育卓越计划”,旨在提升德国职业教育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到2026年,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将投资7.5亿欧元支持“职业教育卓越计划”的实施。

一、德国出台职业教育卓越计划的动因

德国出台职业教育卓越计划既是对全球性挑战的回应,也是为满足本国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并解决职业教育吸引力下降的问题。

(一)教育层面: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长久以来,作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在全世界备受赞誉,但近年来也面临吸引力下降的难题。据《2022德国教育报告》统计,德国职业教育新生入学人数多年来一直在下降,到2021年时已降至新低,新生入学人数不足90万人,且相较于2019年,新生入学人数减少了7%。这主要基于三个原因。第一,高等教育扩张与职普融通的加快发展,导致学生教育选择发生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德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3年的 61.4%提高到2020年的73%,与此同时,从2013年开始,德国高等教育入学新生人数首次超过职业教育入学新生人数。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尤其是正规的学位、证书、头衔,在社会地位和身份分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职业教育相比,选择高等教育具有更高的教育回报率,加上近十年来德国不断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通,职业教育学生进入大学的途径不断拓宽,学生和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选择随之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深造。第二,职业指导机会的严重不足,导致学生的职业发展受到影响。由于学生对未来职业方向认知有限和缺少专业的职业指导,学生推迟了对未来职业道路的抉择,越来越多的学生决定留在学校教育系统,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影响,与2020年之前的情况相比,升入高中的学生比例更高。第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问题。《2022德国教育报告》指出,德国职业教育吸引力下降,与双元制职业教育长期存在且尚未解决的适应问题有关,即企业和年轻人的供需错配问题。供需错配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特质或行为错配,职业错配,地区错配。数据显示,企业和年轻人供需错配比例从2019年的9%上升到2021年的12%,这表明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问题更加突出,进而影响职业教育吸引力。

(二)经济层面:满足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技能人才短缺是德国作为创新国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随着人们对技术行业的期望越来越高,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增长,到2030年,仅在气候相关行业就预计需要增加约100万名技能人才。然而,目前德国有近200万个工作岗位空缺,签订的培训合同数量也停滞不前。2022年,每两个寻找学徒的手工业企业,就有一个空缺的培训名额。越来越多的培训名额空缺,一方面意味着未来需要的技能人才没有得到培训,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职业机会无法实现。技能人才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德国人口共计8440万人,相比2021年增加1.3%,但实际上德国人口死亡率高于人口出生率,人口增长源于乌克兰难民大量涌入德国境内,而2014年以来,德国劳动适龄人口比例就开始下降。据德国劳动市场和职业研究所的一项研究预测,如果不采取应对措施,到2035年,德国将缺少700万合格劳动人口。为此,德国政府试图采取积极的行动来破解技能人才短缺的困境。其一,德国联邦政府于2022年10月出台了《专业人才战略》,确定五个核心行动领域:现代化职业教育、目标明确的继续教育、提高工作潜力、改善工作质量、修订外国移民政策和减少本国公民移民。其二,德国联邦议院在2023年批准通过最新的《专业人才移民法》,畅通外国专业技术人才移民德国的障碍。

 二、德国实施职业教育卓越计划的举措

作为一项总体战略,“职业教育卓越计划”将整合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现有职业教育发展措施,并形成顶层政策结构,以实现其在本届立法期内的政策目标。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发布的《职业教育卓越计划关键问题文件》提出,职业教育卓越计划旨在实现三大目标:一是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更好教育提升机会,二是为职业教育提供创新性和高质量政策工具,三是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一)完善对职教人才的个性化支持,确保技能人才发挥潜能

1. 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指导的目的是以目标群体为导向,以信息丰富的形式向文理中学的学生介绍职业教育中的各种专业、职业道路和教育途径。

2. 加大晋升性职业教育奖助学金资助力度,激发年轻人接受晋升性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德国联邦政府设立晋升性职业教育奖助学金的目的,是向参加晋升性职业教育的人员提供资金支持,并鼓励他们创办企业,进而创造培训和就业机会。

3. 扩展继续教育和进修奖学金,加大对优秀人才的支持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是每个人职业成功和个人发展的基础。继续教育教学金面向25岁以下且已完成职业教育的优秀人才,可用于资助三年的专业或跨学科继续教育

4. 加强“职业教育卓越计划”品牌宣传,德国政府、社会主体和行业协会联合发起“职教之夏”活动,围绕为年轻人提供创新的职业指导、展示并突出培训的吸引力和卓越性、承认人才的多样性,提高所有学徒的成功率、激励和促进实习后直至毕业后的工作四个关键议题,面向年轻人、家长和企业宣传职业教育优势。

 

(二)开展高质量职业教育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创新服务和现代化基础设施

1. 实施“塑造未来—卓越职业教育创新+”竞赛项目,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质量水平和对等性 “塑造未来—卓越职业教育创新+”项目以“塑造未来—卓越职业教育创新”项目为基础,是德国联邦教育和研 究部为优秀职业教育概念开发和测试提供资助的项目,旨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吸引力,为具有不同教育背景的年轻人开辟职业道路,为确保熟练劳动力供给作出贡献。

2. 实施第二期“国家继续教育战略”,推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 2022年9月27日,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和德国联邦劳动和社会事务部 共同发布第二期“国家继续教育战略”,重点面向教育参与率较低人群、低技能者和部分中小型企业。

3. 强化跨企业职业教育中心现代化项目建设,打造现代化企业职业教育实训场所 2023年7月27日,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公布“优秀跨企业职业教育倡议”资助指南。该资助指南是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在职业教育卓越计划框架内,通过“优秀跨企业职 业教育倡议”为高质量和创新的跨企业职业教育概念开发和测试提供资金。项目资助定于2024年10月1日开始,到2027年,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将为希望发展成为优秀教学场所的跨企业职业教育中心提供1.2亿欧元的资助。

4. 加强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实训师资质认证,增强资质认可度和流动性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离不开专业和教学能力出色的师资队伍。对此,德国通过加强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实训师资质认证,增强资质认可度和流动性。

5. 提升政府部门行政程序的简便性和数字化水平,减轻相关利益主体负担德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每个州在立法和执法方面都有自己的权限。一方面,联邦制支持多样性并加强了各州的自治;另一方面,也导致存在大量平行的法律、服务和信息技术设施,而一些州和市镇甚至没有独立管理数字化项目的资源,这导致了在德国为所有公民和企业提供同等的数字化服务变得极为复杂和昂贵。为此,德国联邦内阁在2023 年5月24日正式通过修订的《在线访问法》,为进一步扩大行政数字化建立了法律框架,并采取多项举措。

(三)扩大职业教育的国际定位,促进职教人才和年轻人的国际交流

1.  依托多项资助项目,扩大职业教育人员的国际流动性德国经济的定位是全球化和网络化,对职教人才来说,除需具有技术技能外,外语技能、跨文化理解、独立性和适应性等国际能力也越来越重要。自2013年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战略实施以来,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联邦经济事务与能源部、联邦劳动与社会事务部和联邦外交部共同参与国际职业教育合作,推动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2. 提供资格认证和相关费用补贴,吸引国外优秀技能人才专业人才战略的一个重要行动领域即是扩大技能人才移民,以更好地利用国外技能人才的潜力,进而填补德国劳动力市场技能人才的缺口。具体来看,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在法律保障、费用补贴、认证服务上积极施策,提高对国外技能人才的吸引力。

3. 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化,多措并举拓展职业教育国际视野在职业教育国际化战略中,德国政府坚持国内和国际“双管齐下”的发展路径。 在国内层面,推进职业教育“德国制造”国际化,推动各州和企业在职业教育条例和框架课程中加强学生的国际能力培养。在国际层面德国进一步深化与欧洲和国际职业教育合作。

三、结语

德国职业教育卓越计划的出台,深受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影响。从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看,由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急需职业教育适应新变化和新要求;从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看,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扩张以及学生教育意愿选择的变化,对职业教育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不可避免地出现吸引力下降的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塑造职业教育 发展的新动能。因此,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启动实施职业教育卓越计划,以完善对职教人才的个性支持、开展高质量 职业教育计划和扩大职业教育国际定位为核心行动领域,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职业教育卓越计划启动实施不到两个月后,德国联邦议院教育、研究和技术评估委员会专门组织了一次专家公开讨论会,围绕“职业教育卓越计划和确 保职业教育质量”的主题,来自德国工会、技术行业和学术界的专家对职业教育卓越计划进行了详细评论。一方面,与会专家既肯定了职业教育卓越计划的三大目标,也支持行 动领域中的数字指导服务、提高职业教育知名度、加强晋升性职业教育奖助学金资助、加强职业学校教师和实训师资格认证以及促进职业教育人员的国际流动举措。另一方面,专家从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角度,表示职业教育卓越计划的具体行动举措值得商榷。如哥廷根大学Susan Seeber 教授提出,“卓越”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担心职业教育卓越计划的重点主要是要解决成绩优异者和创新的问题,而且对教育、卫生和护理专业的非企业培训领域关注太少。德国联邦议会认为,“‘职业教育卓越计划’及其举措带有强烈的双元制职业教育部门思维特点,而且缺乏对职业教育政策参与者以及现有的和计划中的活动的总体协调,其狭隘性是不可理解的”。德国联邦执行委员会主席Pankraz Männlein对卓越计划的行动主体提出质疑,“数字化、去碳化、人口统计等重大转型任务是否仅靠联邦政府就能完成?相反,除了商会组织和企业协会之外,教育和文化事务部长常设会议、市级学校管理机构和资助机构似乎也迫切需要参与到职业教育卓越计划中 来”。德国工会联合会认为职业教育卓越计划单靠各种促进机会不足以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而恰恰需要通过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改善条件来促进职业教育全面发展。一言以蔽之,德国相关利益主体对职业教育卓越计划总体上持理性和谨慎的态度,既有肯定,也有质疑,但鉴于职业教育卓越计划处于起步阶段,在公众认知、发展活力和对经济贡献等方面的成效还有待实践进一步检验。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扬子江南路5号 邮编:225101

Copyright © 2023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管理办公室、考核办公室、职业教育研究所合署 苏公网安备 32100102010122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