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扬州市2022年度科普教育基地风采展示(第三期)
    发布时间:2022/12/13 12:06:04    浏览:3279

南京海关轻工产品与儿童用品检测中心

南京海关轻工产品与儿童用品检测中心是国内成立最早的玩具与儿童用品专业检测机构,是国家级玩具检测重点实验室。2012年被教育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授予全国首批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先后获得原全国质检系统先进集体、科技兴检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扬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十佳文明窗口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6年,轻工中心在轻工产品与儿童用品检测的基础上,拓展了琴筝产品检测业务,建成品质、环保、化学、音质等检测评定实验室,组建一支技术精、素质高的专业检验队伍,覆盖音乐学、工业设计、化学分析、机械制造、植物保护等多个专业领域,开展琴筝产品检测与认证工作,进一步促进琴筝产业健康发展,实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承。

中心建立了科普工作管理制度和科普基地安全保障制度,制定了安全的参观路线,展教场所都配有相关的安全设施,并从组织制度、管理制度、队伍建设、科普设施建设和工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中心编制琴筝产品质量安全简易读本,邀请公众走进实验室,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等走出去科普活动,并运用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化手段开展科教宣传,形成琴筝产品检测展示、主题讲座、现场互动体验等立体式科普宣传品牌,扩大科普基地影响。

温州医科大学眼健康科普馆

温医大眼健康科普馆是我市第一家青少年眼健康科普馆,占地面积逾千平方米。该馆聚焦儿童的眼健康教育与保护,分为主题形象区、爱眼讲演区、科普教育区、视觉艺术区、互动科普区、检查区六大区域,设置有VR体验室、色彩屋、眼控游戏、盲道体验、沉浸式光影通道、直播间等互动功能区域。

该馆围绕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开展科普宣教,不断举办公益科普活动、下基层为居民免费视力筛查、定期举办爱眼护眼知识讲座,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进行深入、广泛、专业的眼健康科普,营造全民“爱眼护眼”氛围。

扬州航务中心邵伯船闸管理所

邵伯船闸管理所隶属于苏北航务管理处扬州航务中心,地处江都区邵伯镇。邵伯船闸最早起源于东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谢安于邵伯筑埭,从单斗门、三门两室船闸至民国时期“新式船闸”,到今天的三座大型现代化船闸,有着16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船闸发展历史的缩影。

邵伯船闸闸史陈列馆共有两层,总建筑面积545.6平方米,按照“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文脉清晰”的原则,以文化展示、科教普等功能为一体,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模式,用说故事的方式将邵伯船闸1600多年历史与京杭大运河及苏北段水运发展历程以及船闸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进行详细展示,既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又有科技发展的现代感;同时,利用模型及雕塑,将中国船闸及世界船闸极具代表性的典范生动地展现出来。周边广场2500平方米,从南至北利用模型及雕塑,将中国船闸及世界船闸极具代表的典范生动地展现出来,不仅成为了船闸知识科教普及的开放式公园,更是运河文化的生动体现。

船闸管理所明确专人对陈列馆进行管理,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开展船闸“开放日”活动。曾六次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并先后荣获“全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卓越单位”“省级机关党员教育实境课堂”“交通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有限公司

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有限公司是扬州大学承担教学科研服务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试验基地,成立于1952年,建有标准化农业试验基地1000亩、国内一流规模奶牛饲养场和现代化乳品加工中心。公司秉承服务教学科研、科技创新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依托扬州大学先进技术、科研成果,科研设施和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发挥教学和科研资源优势,以服务“三农”为中心,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我场智慧农业基地位于高邮市八桥国家农科园内,建有1000亩高标准农田,包括智慧农场示范区、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稻麦新品种展示区三大板块。其中,智慧农场示范区获批“江苏省首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典型基地”,目前拥有各类农机具61台(套)。田间布置有远程智能虫情测报系统、智慧灌溉系统、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及智能气象站,并建成扬州市扬大实验农牧场乳业有限公司智慧农场平台一套,其中包括远程农机监管平台(联适)与农情监测平台(联适),可实现无人农机的远程控制、监管以及田间农情的实时查看。同时,还建有配套相对齐全的100平方米的实验室二间、150平方米的规范化教室二间、一条现代化种子加工生产线和1000平方米的现代农机装备仓库。

近年来,我场智慧农业科普基地常年开放,每年开放时间在200天以上,接受广大中小学师生及扬州市民进场参观体验与学习,让参观者在田间、实验室等实地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与细节,通过亲身体验,在实践中加强对现代农业的认知。此外,我场联合农学院举办“大田种植训练”计划,以本科生为实践主体(参与人数约250人),实行小组负责制,学生自种自收自卖,开启了本科生的第二课堂,真正地实现了从试验田走向大田耕作的目标。


版权所有: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科学技术协会 0514-8757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