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实践、激发、探索未来。为深入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我市科普讲师团科普宣讲能力,拓宽科普视野,8月24日下午,扬州市科普讲师团在扬州市科技馆圆满举行了第二批以“共享科技之光、点亮创新梦想”为主题的科普现场观摩活动。市科普讲师团团长王艳应邀出席活动,市科协第五期科普讲师团及市护理学会科普讲师共计50余人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开始,科技馆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参观了展览交通信息厅和基础科学厅,通过科技馆老师的全面讲解,大家徜徉“机器人大舞台”、“声光之绚”、“电磁大舞台”、“银河探索”等主题展区。现场的直观学习和实际体验,大家感受到的是地球与人类命运的息息相关,欣赏到的是科技与艺术的巧妙融合,亲身体会到了科技的神奇力量、感受到了地球生命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科教展品的魅力,领略到了科技进步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极大地开阔了科普视野。
科技馆刁国斌副馆长的《平衡实验+缺点发明法》科技小学堂更是为大家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科技兴趣课。“小丑走钢丝”、“厉害了,陀螺仪”、“水流星”等有趣的科创小实验,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入手,通过妙趣横生的科学展演,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奇思妙想的科学装置,无疑足足吸引了所有孩子们的目光,引发了无数的追问和好奇探索,也播下了一颗颗热爱科学的种子。现场小朋友们在讲师团家长的陪同下,零距离接触科普实验器材和道具,亲身操作体验。每个实验结束后,刁馆长都对实验现象作了详细的原理解说,让小朋友们感受科学的魅力,认识自然力量的奥妙,培养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爱好。
科普讲座后,教学研讨是此次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大家围绕着科普工作如何开展及个人的经验进行了交流分享。
广陵区教育体育教研室主任姚功清,认为此次科普观摩活动整个内容和呈现形式中,科普团讲师与孩子们亲和力十足的有效互动,零距离接触科普实验器材和道具,亲身操作体验等优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是我们所有讲师团成员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市护理学会科普讲师团组长郭晓娟以自身专业科普为例,体会到卫生健康科普工作不能只依靠枯燥的理论知识授课,一定要采取多样化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的讲解,并辅以现代化的发展元素让广大群众或患者理解科普知识。
市卫健委疾控处邹露副处长认为,应用这种更为亲和力、更为零距离的方式做科普活动,非常接地气,为的就是要激发更多的人对科普知识的热情、对科普知识的认知、对科普知识的应用,这就是科普讲师团一直努力践行的工作方向。
扬州市护理学会讲师团代表李霖老师,她讲到今天的活动感触很多,在接下来的工作岗位中,将会进一步自我思考,如何将枯燥的课堂知识变得让人容易理解,变得通俗性以及趣味性。
护理学会科普讲师团讲师代表来自宝应县林辛老师,她讲到今天这样的交流活动方式非常好,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让讲师团的成员们多沟通交流,提升科普推广能力。
扬州市科普讲师团讲师代表佘敦敏讲到,今天这种体验感十足的科普活动,无疑可以激发更多的青少年对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进一步激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科学真理的热爱、对科学精神的执着,从而更加了解科学、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今后,会尽可能多的带着孩子来参加、体验此类高品质科普活动。
此次科技馆之旅,碰撞了科普思维,感受了科技魅力,激发了科普智慧。面向新时代,为快速实现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跨越提升,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必须进一步聚焦重点人群、适应时代特征、创新传播方式、协同多元主体。科普讲师团活动任重道远,相信今后通过多形式、多平台学习交流,我市科普讲师团定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将科普知识送进千家万户。